近两年,羊磴乡村美术馆已然成了当地老人的“艺术乐园”。每天都有老人结伴而行走进馆内,在画册上涂抹色彩。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,用画笔重新定义了乡村养老生活。
走进羊磴乡村美术馆,几位老人正低着头认真作画。74岁的娄必桃对于自己能在晚年时拿起画笔,侃侃谈道:“年轻时扛锄头,老了拿画笔,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当‘艺术家’。我觉得画画能开拓思维,不容易患老年痴呆症,作品完成后还很有成就感。”
据羊磴乡村美术馆馆长胡现坤介绍,这些老人最初只是来看热闹,后来在四川美术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绘画,虽然他们没受过专业训练,但画里的生活气息与质朴吸引了外地游客的兴趣,部分画作被购买收藏。
“这些老年人来馆里绘画是从2023年开始的,每幅画我们给予他们3元至5元的报酬。如果被北京收藏的就属于精品,要贵点,一幅画有几十元。”胡现坤告诉记者,老人们在这里画画不仅能够打发时间,还有额外的收入。
一支笔既绘画出了晚年生活的多彩,也描摹出了“老有所为”的可能。
“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书,现在还可以拿着笔画画,也算是圆了读书梦了。”娄必桃开心地说道。
据了解,在羊磴乡村美术馆内,每天都有10余位老人画画,共创作了上千张画,除了美术馆内展示之外,还有部分作品被桐梓县羊磴艺术协会收藏。
“后期,我们还准备开一个写字培训班,主要就是教老年人写毛笔字,通过这些活动,进一步丰富羊磴老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”胡现坤表示。
(记者:戴密密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